第48屆中大學生報「秋毫」 中大學生報 八九民運廿九週年特刊 | Page 14

1950 年 代 的 北 京 市 規 劃 圖。 黃 色 區域是黨和政府 機關所在地及天 安 門 廣 場; 藍 色 區域是高等教育 區; 其 他 地 區 全 是工廠區域。 政權一手規劃的大學區 大學的高度集中顯然不是偶然的結果,問題是,為什麼政權會這樣規劃?再者,在威權的發展中國家 裏,大學生尤其容易捲入政治。他們接觸到西方文明,而當自己國家的大多數人口仍然按照傳統的方 式生活,便會對本土文化落後、官員貪污腐敗、制度的不合理深感不滿,並將矛頭指向專權。 原來不只北京,中國內地不少城市都把所有高校集中在一個「大學城」裏,這其實源自毛澤東時代的 一套規劃理念。新中國成立後的首都改造以「社會主義城市」為目標,希望藉城市空間培育「社會主 義新人」。規劃不顧地方原有的歷史和特色,徹底重塑後的地區以社會功能劃分,使城市如機器般運 作:工人、學生、政府人員各自在不同的區域生活和工作,若鳥瞰城市的佈局應可看見一幅簡單的社 會運作圖像。 大學的高度集中 顯然不是偶然的 結 果, 問 題 是, 為什麼政權會這 樣規劃? 抱著這樣的理念,政府參考了蘇聯「老大哥」,進行院系調整,即分拆大學院系組成新的專業院校, 並集中分佈校址。北大清華都在此時落戶海淀,專責培養政治人才的人大及大批仿蘇聯的專業院校都 在附近成立。當中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八大院校」全都坐落在區內 一條「學院路」上。這也就形成了一直延續至 1989 年集中的大學空間。 當初規劃時,並沒有大學集中會孕育社會抗爭的擔憂。毛澤東就經常透過發動群眾進行社會建設(土 地改革)、鞏固政權(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批鬥異己甚至奪取個人權力(反右、文革)。在上 山下鄉、文革等大規模動員中,大學生的角色便更為明顯。大學生動員對毛澤東而言是鞏固政權的力 量,只是因為遺留到鄧小平時代,才成了對政權的威脅。 文革後的鄧小平政府不只延續了大學區的規劃,甚至擴大了其規模。由於十年文革使高等教育完全停 滯,為了滿足市場化經濟發展的人才需要,國家多次擴招大學生。更多大學在海淀區成立,如中國科 學院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城市學院等。在 1982 至 85 年間,中國大學總數由 715 所上升到 1016 所,平均每 3 至 4 日就有一所大學成立。招生人數增幅最大的,更是人文社科專業,從 1977 至 1988 年間,學生人數漲了 8 倍;當中最「危險」的政法類學生更漲了 76 倍 [3]。集中的大學是毛澤東的政 治遺產,鄧小平政府將之全盤繼承,使之威脅了自身穩定。 14 八九民運特刊 集中的大學是毛 澤東的政治遺產, 鄧小平政府將之 全 盤 繼 承, 使 之 威脅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