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屆中大學生報「秋毫」 CUSP April Issue 2018 | Page 8

/ 參選學生會 / 不過 Owen 始終不願放棄,最終決定參選學生會。不過他們的 組莊過程也不順利,「本來有嚟傾莊嘅最後都決定唔上」,「驚 搵唔到工、返唔到大陸」的代價和壓力讓他們卻步。 「咁你呢?」 Owen 灑脫地拋下一句:「我豁咗出去。」 他的朋友因參與社運面臨審訊甚至監禁,他亦唯有透過參選學 生會,「希望對得住嗰啲付出沉重代價嘅朋友」。 「凌霜」(左起)外務副會長、會長、副會長 在政治寒冬下,Owen 認為他們參選「至低限度係要守住現有 嘅防線、一啲我哋所珍重嘅價值」。他們認為學界是一個重要 的陣地,面對強權步步進逼,他們更要在學界中保存實力。他 / 後記 / 們固然希望主動改變社會現況,但坦言「除咗個人心力,亦都 社會乃至校園內都充斥着無力感,茫然、無力更令我們對政治變 好視乎成個社會氛圍」,顯然並不樂觀。 得冷漠,多間大專院校學生會甚至出現「斷莊」。面對如斯惡劣 的政治環境,加上近年學生會也要面對頗大壓力和代價,出選學 不過,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改變身邊同學的態度,「即使制 生會絕對需要一份勇氣,而支持着「凌霜」出選的,歸根究底是 度崩壞、自由不斷被剝削,都唔希望見到自己身邊嘅人對呢個 一份身份認同和對香港的歸屬感。 地方絕望」,他們最希望做到的是透過學生會的身位,喚起身 邊同學的希望,保持抗爭意志。 不過,恐怕沒有太多人有 Owen 般的經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以 身份認同克服無力感,面對其他同學的冷漠,他們又可以如何回 應?其實「凌霜」也着重與同學之間的連結,甫上任便嘗試透過 街站在地與同學接觸,雖然反應未如理想,但我們必須承認改變 社會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雨傘後不論是社會,或是同學,也難以 看見香港政治制度突然改變,或是認為學生會的站位根本不能做 到甚麼。如何可以令說服同學學生以至學生會也有政治參與的角 色以至改變社會的可能,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雨傘革命以 至一系列的抗爭行動過後,我們或許都明白到制度改變不能一蹴 而就,在我們無法看到清晰路向之時,我們唯有從身邊的社區做 起,學界、校園之內便是一個重要場所。 未來一年,「凌霜」在連結同學之上,恐怕依然困難重重,其一 是同學的態度不易改變,但更重要的可能是與同學連結之間的議 題。雨傘革命後,「傘落社區」之聲不斷,不少組織都嘗試以民 生議題、市民福利等面向,連結一些不熱衷於參與政治的市民, 例如本報在去年《11 月號》訪問的「維修香港」。同樣的模式也 可套用在學生會,學生會經常有「只搞政治」的形像,即使內務 工作其實佔據了他們大部份時間,或許幹事會需要做的便是讓同 學知悉他們的內務工作,並鼓勵同學在校政議題上有更多參與。 這裏有兩層意義,其一為校園民主實踐可以作為同學在公民社會 實踐民主的第一步,其次如果學生會能拉近與同學之關係,便可 以更有效率地傳播其政治理念,擴大學運、以致社運的動員基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