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stone Magazine 第三期 | Page 9

记得学校创办人第一次向我介绍创建鼎石的梦想时,他们最初的想法 文化和身份认同等内容融入各个年级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聚焦中国 是把美国一流的寄宿学校模式带到中国,带到北京。听完后我的感觉 和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从而帮助师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身,理解世 是,这似乎是要把像Choate或Hotchkiss那样的名校分毫不改地移植到 界,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围绕“中国主线”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 北京——唯一的不同仅仅是换了地点。这样一所学校将为那些想把 也将提升学生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全球金融、政治和文化 孩子送到国外寄宿学校上学的家庭提供第二种选择——孩子们既能 领域的竞争中领先一步;并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本国传统的 接受一流寄宿学校的优秀教育,又不必离开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听起 尊重,对文化差异的包容,以及对学术卓越的追求。 来,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思路。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设定了非常宏大的愿景。我们 但是我们越是深入思考,越是发现这样的设想给鼎石自己带来了太多 想让教室内外都飘扬起“中国主线”的鲜明旗帜。在第一学年里, 的局限。在中国创建纯美国式学校——这种构想永远无法充分发挥 学生通过所在地的、中国的和全球化的各种视角进行观察、学习 中美两种教育传统的优势。这两种教育传统各自拥有丰富、深远的内 和思考,以充满 创造力的作品和学习成 果展现出中国主线的丰 涵,理应彼此融合,相得益彰。此外,还要不要考虑引入其他的教育传 富内涵— —四月份举办的学生主导的家长会便让家长们大开眼 统呢?最终,我们决定把鼎石定位为“世界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 界,惊喜连连。明年,所有年级的教学活动将更加聚焦于“中国 出以下描述鼎石使命的一句话: “它秉承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致力 主 线”的表 达,我们为六到十年级设计了每周 8 课时的“中国与 于融合东方、西方及国际教育的精粹,是一所真正的世界学校。” 世界”中英双语课程,既包含深度的知识理论研究,又有体验式 学习的内容。 我们是一所位于中国的学校,并且位于充满活力和能量的中国首 都——北京。于是,我们又开始思考,鼎石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可 中国主线同样体现在我们的沉浸式双语课程、双文化培养、课外项 以有何作为呢?当然,我们的第一大基石为“沉浸式的中英双语课 目和寄宿项目中。我们的院舍制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为基 程”——其关注点远不止于对语言的学习,我们像关注双语学习一样 础,以儒家五常的“仁”、 “义”、 “礼”、 “智”、 “信”为指导思想,注重 关注双文化的培养。我们的第二大基石为“在寄宿环境中塑造学生的 学生品德的塑造,实现社区的共同成长。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体验式 品德和社区归属感”,这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具有现实的 学习之旅、优秀学者讲座等,学生和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北京、中国和 诉求,以培养优秀的公民为目的。这两大基石明确了鼎石的“中国”属 世界。甚至,我们的校服设计也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精神。 性。而我们的第三大基石——“在世界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 热爱和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是真正体现“鼎石梦”的独特之处。在充 我刚刚说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那么我们能否实现它呢?我认为答案 分认识本国文化的同时,也了解本国独特文化所处的世界大背景—— 是肯定的,虽然我们也认识到这并非朝夕可成的目标。这篇感言是我 不正是一所真正的世界学校必须努力实现的使命吗? 在鼎石首场艺术家画展开幕后第二天所写。我们在视觉艺术中心展 出了来自上海的“金山农民画”传承人陆永忠的个人画作。陆先生的 最初,我们把第三大基石称为“中国脊梁” (Chinese Spine),比喻能够 作品充满活力,色彩明丽,其淳朴的画风既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又跨 支撑起鼎石丰富课程的坚实支柱。不过,我们觉得“中国脊梁”的形象 越了国界。画展的主题为《梦乡》。看到这个主题,我不禁思绪万千。 过于死板。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表达更为灵活、更具包容性、更人性化 首先,梦和祖国是艺术创作最纯粹的两个灵感之源。其次,这场充满 的形象。最终,我们决定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