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stone Magazine 第三期 | Page 53

合,在观点的冲突与交锋中增进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中国的理 又如何利用北京本地的资源,使书屋服务于它所处的社区。而为 解,也促进不同文明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对话与融合。 观复博物馆与798艺术区之旅设计的“超级任务”,则让学生们脱 离了走马观花的方式,要求他们观察展品的细节,如榫卯结构、 中学低 年 级 的学 生 则可 以参加 每周二 晚 上 的“朗 读 社”活 艺术要素等,引导他们从细微之处欣赏中国艺术的演变、发展, 动——以诵读来体会中国诗文中独特的审美趣味,并以讨论来 以及与世界各国艺术的交融。 激发彼此对其内涵的深刻理解。所读篇章多选自《古文观止》、 《诗经》及一些现代诗人的名篇。机缘合适的时候,还会与英文 作为鼎石“体验式学习项目”之一的苏杭之行,则更是涵盖了宗 诗歌结合,比如《星际迷航》热映时朗读《Do not go gentle into the good night》;或者把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On the 教、科学、哲学、艺术、文学、社会学的一次长途学习过程。从灵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的《The 岳飞报国、秋瑾殉国的悲壮到苏堤的妩媚与闲适,从西溪湿地考 Summer Day》与《螽斯》、 《七月》以及《就是那一只蟋蟀》放 察环保在中国的发展形式,到体验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大成 在一起,引导学生们比较蝗虫、蟋蟀等小虫子在不同文化、不同 的苏州园林在都市化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学生们用他们的感 时空中分别有着怎样的意象与情趣——这正是把“中国主线” 官,多角度地感受从古至今以来中国的发展——我们相信,与中 与另外两条线交织而成的跨文化乐趣。 国有关的一切,都将丰富他们,引导他们,并最终停留在他们的 隐寺的佛教文化到明末清初张岱笔下的杭州市民生活情态,从 心灵深处。 行走——“知”“行”结合,深度体验中国 中国古人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强调“知” “衣如其人”,相信以“中国主线”织就的这件“游子衣”,将以它 与“行”的结合。由鼎石中学图书馆所策划的出行,不仅体 的美丽、它的韵味和它日久弥新的价值,赋予鼎石学子与众不同 现“中国主线”,而且格外强调与尽可能多的课程相结合,并 的气质,也成为鼎石毕业生们未来在世界舞台之上可以与世分享 提倡对批判性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以使学生们在更深的层次 的独特魅力。 上理解中国,进而思考未来能为中国做些什么。 探访藏于怀柔智慧谷的篱苑书屋,亲身体验清华大学建筑系教 授李晓东如何在当代建筑中体现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九年级的苏杭之旅也有图书馆老师参与设计 www.keystoneacademy.cn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