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Chinese Press 20190906 | Page 14

www.gcpnews.com 加華文學 September 06, 2019 Friday 週末版 LITERATURE CANADA B2 西江月 文學論壇 (外一首) 序《家在溫哥華》 梁麗芳 這是一本題材多樣,內容廣闊, 文筆清晰,具有觀點視野以及悲憫 情懷的散文集。 我與陳浩泉相識至今有三十多 年了。1986 年 12 月下旬,我與盧 因及袁軍獲中國作協的邀請,組成 第一個加拿大華裔作家訪問團,到 中國大陸作為期兩周的訪問,盧因 說不如經過香港,順道與香港的文 友見面。記得劉以鬯先生邀請了幾 位作家學者在一家酒樓見面,就在 這個場合,我認識了斯文瘦削戴眼 鏡的陳浩泉。1992 年,他移民來加 拿大,我們又重逢。他經驗豐富, 立即成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的重 要一員,歷任多屆會長,不遺餘力 推動華人文學,二十多年來,他都 是我的好拍檔。雖然忙碌,但是, 他筆耕不斷,除了寫小說,新詩, 也寫了大量的散文,尤其佩服。 陳浩泉移民加拿大後,以溫哥 華為家。因為有親人在香港,也參 加那兒的文學活動,每年都回香港 三兩次。這種經常往來原居地與移 居地的現象,二十世紀末以來,在 第一代華人移民中非常普遍,他們 對原居地保持密切關係,關心原居 地的種種情況,從政治、社會、教 育到娛樂,通過報紙、電視與網絡 媒體,同步了解,與老一輩因為原 居地的政治社會變遷,破釜沉舟般 遠走他鄉的決斷有所不同。老一輩 移民與原居地的關係,隨著時光流 逝而日漸疏離,一兩代之後,語言 文化逐步同化於移居國,而與原居 地脫節。 但是,陳浩泉是個精神上的雙 棲作家,他以溫哥華為基地,除了 關注香港之外,他對於加拿大發生 的大小事情,從國會的辯論議題, 到市選的進展,再到工會的得失, 以及國際事件,都能在專欄中表達 出中肯的觀點。這種情況,比起某 些新移民同胞只關注原居地的事 物,不願意放下原有的思維包袱, 顯示了更廣闊的視野。 這本散文集體現了陳浩泉的移 民生活形態。他把二百多篇專欄文 章,根據題材分為“身在福中不知 福”、“書香詩情樂韻飄”、“家 國風雨天下事”、“夢迴香江共神 州”與“太陽底下皺春水“五個部 分,內容廣闊,脈絡分明,加上思 路清晰,文筆簡雅而富含人道關懷 的情操,具有很高的可讀性。 最令我這個離開香港多年的文 對於兒童文學的創作 , 很多人 都有誤區 , 認為是小兒科。但是, 很多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人,未必能 寫得一篇好的兒童故事。為甚麼 ? 因為兒童文學有自己的秘密花園。 第一個秘密,就是好的兒童文 學蘊含普世價值,可以跨越時空和 地區。例如《醜小鴨》對自卑者的 鼓勵 ;《賣火柴的女孩》寫出窮人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對弱小者的深 切同情 ;《國王的新衣》對謊言及 崇拜權勢者的嘲弄 , 戮破成年人的 虛偽 ; 王爾德的《巨人的花園》對 愛與分享的讚揚等。最重要的是 , 其中的深意 , 不是用說教的形式道 出 , 而是讓兒童在故事中自已體會 的。所以,直到現在 , 這些故事跨 越數百年仍為孩子所喜愛 . 也使他 們的身心成長獲益不少。 第二個秘密 , 就是兒童文學用 的字詞和句子 , 說話的語氣 , 都與 成人文學有別。由於小朋友的語文 程度較淺 , 所以用詞宜淺不宜深 . 造 句成段宜短不宜長。也由於要適合 他們的心智發展 , 所以內容的表達 宜明白清楚,不宜過份含蓄艱深。 假如你用成人文學的筆觸去寫兒童 文學 , 就會失敗。 為了吸引兒童的閱讀興趣,創 作兒童故事我常用比喻法 , 誇張法 和擬人法等寫作技巧 , 來加強故事 的生動活潑 , 形象鮮明 . 例如在《小 飛豬的奇幻旅程》中 , 我寫一個小 胖子跳高:“可惜那龐大的身軀不 爭氣 , 只躍了兩呎便啪噠一聲像鉄 錨一般墜下來,跌了個烏龜溜滑梯 四腳朝天。”就是用了“鐵錨”和“烏 龜溜滑梯”去比喻小胖子的重量和 跌下的狼狽 , 使事物更形象化。又 如在《問題爸爸 VS 問題兒童》故 事中 ,“胡爸爸皺了皺眉頭,孩子 們的問題又潮水般湧過來,把他淹 沒了。”問題多如潮水 , 把胡爸爸 淹沒 , 就是用誇張渲染的手法 , 引 發孩子的想象力,增強要表達的效 果。 又如“小紅魚看到他的影子, 立刻游過來,用那黑亮的小眼晴打 量着胡爸爸,帶着研究的精神。看 了半天,發覺這個“大人物”完全 沒有攻擊性,才不屑地擺動着牠那 長長的紅尾巴,轉身走了。”我用“打 量”、“研究”“發覺”“不屑地” 等字眼來形容小紅魚的神態 , 使牠 有人類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 那麼 , 小紅魚就更活靈活現 , 動作更活潑 有趣 , 小朋友覺得更親切了。這些 都是兒童故事創作常用的手法。 第三個秘密是兒童文學寫作人 必須有一顆童心 , 以兒童的角度 , 心態去觀察去理解事物 , 作品方可 以貼近兒童心理 , 為他們所喜愛。 我是一位教師 , 又曾是一位童軍領 袖 , 學校合唱團的指揮 , 又是電視 臺兒童節目的編劇 , 三位孩子的母 學喜好者欣喜的,是讀到已經潛入 了記憶深處無法鉤沉的一些人與 事。例如,他在充滿悲劇隱喻的“書 葬”一文,悼念了香港青文書店與 被書架壓死的書店老板羅志華;他 懷念因癌症英年早逝的資深傳媒人 及其音樂節目“金曲真善美”的黃 志強,都令我唏噓不已。同時,陳 浩泉也記述了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 的一些文學活動,為歷史留下了印 記。例如葉嘉瑩教授的古典詩詞演 講,韓國學者金惠俊教授的來訪, 白先勇座無虛設的演講,當然,還 有晚年寓居溫哥華的詩人洛夫與痖 弦的文學活動,以及他倆對加拿大 華裔作家協會的一貫支持等等,都 是珍貴的文學資料。 散文集的功能因為其獨特的體 裁,除了流露出作者的個人色彩之 外,所記錄的具體人物與事件,無 形中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家在 溫哥華》無疑已經成功地扮演了這 兩個角色。 2019 年 5 月 10 日 ( 梁麗芳博士,加拿大華裔 作家協會執行會長。) 西木高原秋色, 山莊鹿野風光。 白雲飄處有仙鄉, 海景樓群遠望。 細雨庭園消暑, 绿窗玉露初凉。 作家詞客聚華堂, 教授吟詩低唱。 十七字令蘭圖 山。 翠黛, 天颜。 泉流水, 看桃花夾岸, 春日柳含煙。 撑得一篙開去, 波光鷗鷺留連。 十年背井棹歌在, 终有雲際大鹏還。 2019-8-17 ( 柳上惠,加拿大華裔 作家協會會員。) 兒童文學的秘密花園 陳華英 柳上惠 親。對小朋友長期親密的接觸 , 使 我對他們所思所想 , 包括喜好 , 憎 惡 , 心理狀態 , 遇事的反應都很熟 悉 , 所以創作兒童故事較為得心應 手。曾經獲得多屆香港兒童文學創 作獎項,出版了兒童故事三十多本 , 在香港受到學校和家長的歡迎。 在家中 , 我們可能是爸爸媽媽 , 也可能已經是公公婆婆 , 或者爺爺 嫲嫲 . 我們有没有好好地了解孩子 , 相信孩子 , 尊重孩子及欣賞他們的 視野 ? 我們看東西時,視綫都是平 行的 , 但是 , 小孩子望着他的父母 師長時 , 視角都是向上的 , 很多時 , 他們看到的比我們更寬廣更高遠。 正如我的書中說到一件真實的 事 : 胡先生的朋友告訴胡先生,他 做獸医的女兒昨天替一條 變色龍開刀 , 叫胡先生猜猜 變色龍躺在手術台上開刀 時變了甚麼顏色。當時胡 先生腦海中立刻閃過霓紅 燈般變幻的色彩。他覺得有 趣 , 回家就用這個問題問他 的三個孩子 , 誰知孩子的問題 卻潮水般湧來 :“爸爸 , 獸醫姐姐 下的麻藥是不是不足 ? 變色龍做手 術時是不是還有知覺 ?”“牠患的 的是甚麼病 ? 現在好了没有 ?”原 來 , 小朋友們對變色龍的關愛比他 們對變色龍做手術時不停變色的趣 味還要強。他們純淨的心比我們更 貼近大自然 , 更關愛小動物。 所以 , 不要為我們的下一代擔 心 , 他們將會比我們懂得更多 , 思 維也比我們寬廣創新。不過,茁壯 的幼苗也需澆水施肥。有一句老話 “從小愛閱讀 , 長大倍幸福”。我 們應該在手機和電腦之外 , 為他們 開闢一片閱讀與思考的園地 - 鼓勵 他們多讀課外書吧 ! ( 陳華英,加拿大華裔作家協 會副會長。)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主辦  主        編:陳浩泉  刊頭題字:謝    琰  第 252 期 副  主  編:梁麗芳 本期編輯:陳華英 沈家庄 散文诗之页 秋天的河 瘦下去的流水,静静地 幽一天蔚蓝,涵一天灰白色 的云。几只小鸟在绿苔和软 泥土寻觅,寻觅晚餐,寻觅 父兄的足迹…… 裸露的鹅卵石,睁大着 圆鼓鼓的望眼,再也不能从 枯肠,搜索出动人的诗句。 它们整齐排列,大大小小, 谱 出 枯 燥 乏 味 的 音 符, 向 天空,叹息着永无指望的希 翼…… 河边的凤尾竹,还绿着: 几分腼腆,几分妩媚,几分 睡意…… 枫树的叶却红了:红得 醉 人, 红 得 灿 烂, 红 得 神 秘…… 秋天的河,干涸着,象 一支没有尽头的挽歌。 秋天的河,夕阳照着, 象一位沉思的老人。